.
垃圾分类的目标、原则及评判标准

垃圾分类的目标、原则及评判标准

时间: 2024-04-09 23:52:47 |   作者: 企鹅电竞直播官网

产品详情

  我国的垃圾分类试点开始于2000年6月。其实,北京、上海、广州试点更早,迄今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到现在,却依然“涛声依旧”,还在试点。根本的原因,是垃圾分类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还有,对垃圾分类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没客观和清醒的认识。

  前面说了,我国的垃圾分类试点开始于2000年6月,当时的建设部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其实,北京、上海、广州试点更早,迄今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到现在,却依然“涛声依旧”,还在试点。

  根本的原因,是垃圾分类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还有,对垃圾分类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没客观和清醒的认识

  1、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特性认识不深入。垃圾分类工作具有五种特性:广泛性(涉及到每个家庭和各行各业,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性(日复一日都产生垃圾)、专业性(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涉及环保、管理、经济、哲学等多学科)、环闭性(宣、投、收,运、处、用等诸多环节,而且还环环相扣,一环脱节,前功尽弃)、系统性(庞杂的社会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协调难度很大,非轻而易可获成果项目)。

  2、对垃圾分类的属性认识不清晰。很多地方,因对垃圾及垃圾分类的属性认识不清,有些认为垃圾分类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和社会基本不参与;有些地方又认为垃圾分类完全是公益行为,又缺少市场的参与。没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没形成合力。

  3、管理部门认识不到位。“垃圾”和“垃圾分类”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垃圾分类是一项全社会深度动员和参与的一项工作,具有社会性。由于垃圾运处理之前由城管环卫部门负责,实施垃圾分类后,由于对垃圾分类认识不清,当地政府“顺理成章”把此项工作交由城管环卫部门主管,有些地方垃圾分类工作没做好,还要问责环卫部门,使城管环卫部门成为“背锅侠”,确实有点“冤枉”。垃圾分类应该由当地政府“一把手”来抓,环卫主要牵头部门是可以,但由政府负责。

  4、分类目的不明确。很多城市,对推行垃圾分类的目的不明确,没有真正明白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主要动力来自:

  5,分类的目标不清楚。不清楚分类的目标是什么?不清楚短期目标是什么、中期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是又什么?就像修路和建楼,没有设计图和施工图,结果,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得比较被动和盲目,最终以失败结束。

  总结我国18年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会发现很多城市都出现“开始轰轰烈烈,后来冷冷清清”的现象。很多城市都在做试点,而且还进行了多次的试点,但却不清楚为何需要试点,试点中要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最终怎么样才能解决?很多都是为了试点而试点,结果都无疾而终,我们叫做垃圾分类“试点陷阱”。

  为什么试点?试点的重要意义,正如习所说的:“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

  垃圾分类试点,就是垃圾分类的“试验田”。其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对局部地区的试验,总结成败得失,完善方案,寻找规律,由点及面,把解决试点中的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从而为更大范围的改革实践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和标杆。

  正如,科研成果在面世之前,先要进行实验室试验,接着是“小试”,也就是根据实验室效果进行放大,然后还要“中试”,就是根据小试结果继续放大,成功后才可量产。垃圾分类的复杂性是任何科学研究都难望其项背的,试点更为重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一个事物,都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垃圾分类也是如此。

  第一层认识:碎片化。没有做或刚开始做时,觉得垃圾分类很简单,要么分两类,要么分三类或四类。然后,在试点小区给居民发两个桶或三个桶、四个桶,在简单的宣传动员后,垃圾分类就开始了。此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前端分类这个“点”上,属于孤立的零散的碎片化的认识。

  第二层认识,系统工程。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前端分类投放、还包括中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后端分类处理及利用等环节,而且这些环节不但“环环相扣”,而且“一环失守,全盘皆输”。如果仅仅是做前端分类,后面的环节没有结合起来,垃圾分类就是在做“无用功”。

  第三层认识,一场改革。要想把“ 产业链”打通,则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费制的创新和改革,还要平衡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这里面的“水”很深。深思下来,垃圾分类不仅是一场改革,而且还是攻坚克难的改革。

  第四层认识,社会综合治理。经过两年至三年的试点,有些城市,小规模的“产业链”初步建成。发现最难是居民分类不是很积极,参加的总是一小部分(20%至30%),大部分居民是“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仅仅靠宣传、动员远远不足,是有“天花板”的。总结下来,发现垃圾分类是社会综合治理工程。

  第五层认识,哲学问题。这个就需要深度思考和总结了。说垃圾分类是个哲学问题,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需要探索本质和规律,即通过垃圾分类这个现象,探索到垃圾分类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二是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采取“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三是核心是怎么样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问题。

  1、理论层面:在理论层面,垃圾分类的目标是“三化”,即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个顺序,但真实的操作层面则是相反,即先无害化、再资源化,最后实现减量化。

  2、实践层面:垃圾分类最终的目标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借助垃圾分类这个抓手,提高全社会和全民的文明素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垃圾分类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最好还是不要产生垃圾,并不是要分出多少垃圾,不能望文生义!

  如果垃圾分类要可持续的、可复制的做下去,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并且缺一不可。

  第一个原则,成片区。以区或县为单位,在一个区或县的行政区域内先选取若干个居民个小区或公共机构做垃圾分类的试点,而不是在市辖范围内各区县各选几个小区域做试点,不能“遍地撒网”。最好,是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成片做。

  第二个原则,后端决定前端。垃圾分类“四个环节”中,最难的是“一前一后”两个环节,前端分类和后端处理。中间收集、运输相对容易些。而后端处理设施没有建好,或者利用这个“出口”没有打通,前端就不要分,因为分了也没有意义。

  第三个原则,源头分类。垃圾分类一定是要从源头分类,即产生者居民家中或单位中就开始分。现在我国有些地方前端不分类,然后,混合垃圾运到分拣厂后机器分选,并号称纳米、等离子、红外线等“高科技”,这可能有点缘木求鱼了。我国的垃圾成分这么复杂,前端不分类 ,混合垃圾已交叉污染了,还有一个经营成本的问题。

  第四个原则,一定要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因为饮食结构的原因,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的量很大,一般在50——65%之间,其二,厨余垃圾如果填里会产生渗滤液,焚烧又会产降低热值,都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厨余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分类处理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

  第五个原则,定时定点。定时定点的目的是,一是美化环境、二是降低垃圾分类的收运成本,三是为下一步的处罚做准备。现在上海在大力推广“定时定点”回收。

  我国垃圾分类进行了十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垃圾分类做得好与否,却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评判标准。

  许多城市在介绍垃圾分类的成果时,都说自己城市垃圾分类做得好,好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城市主要介绍开了多少次会,写了多少方案,贴了多少海报、搞了多少次活动,花了多少钱,卖了多少垃圾桶,开展了多少个试点。

  最近这两年,垃圾分类“互联+”和“智慧分类”又蔚然成风,很多地方,在介绍垃圾分类的成绩时,多把垃圾分类“互联+”及“智慧分类”提出来。

  而很少有城市介绍说,通过垃圾分类,分出来了多少垃圾,减少了多少垃圾,或者花多少钱分出一吨垃圾?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干了好几年花了几千万块钱,却只回收了几万吨的再生资源(还不包括厨余垃圾)。按照吨回收成本来计算,每吨高达几千块甚至上万块,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和不可复制的。

  举一个例子, 就像高考,只是说上了多少次课,买了多少本书,晚上学习到几点,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些只是过程,关键要看结果——高考成绩。因为试点的目的不明确,很多地方错把过程当结果,把手段当目的。

  关键的问题是,最后发现,推了好几年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无显著的“受益者”。这里的“受益”主要经济上的受益。最终的结果,大家都在忙,忙到最后,大家都很累却没有效果。

  第一,是否有利于生活垃圾可持续无害化、资源化及源头减量。所谓可持续,就是能连续不断的进行下去,这就需要运营成本要低,财政投入不能过大。无害化是基础,资源化是保障,即分出多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不再进入填埋场,住建部的文件中通过分类资源利用率达到35%。关键是前端源头减量,通过垃圾分类促进或倒逼源头减量,比如:台北每人每日垃圾量由之前的1.12公斤,通过垃圾分类,减少到2009年的0.39公斤,减少65%;韩国通过垃圾分类,1995年人均日生产垃圾为2.3公斤,2006年则为0.95公斤,减少58.7%。

  第二,是否有利于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先厘清垃圾的属性,因为垃圾是污染物,首先应该交费;因为分类了,付出劳动,应该有收入,特别是是经济方面的收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之前的混合垃圾的处理费没有收费或没有足额收费,因而通过垃圾分类资源和减量化的收益就体现不出来,这种局面需纠正过来,变成“混合垃圾多收费、分类垃圾少付费”。同时,小区居住环境因垃圾分类而变得整洁干净,提高人居环境美化,居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第三、是否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的总体投入。垃圾分类开始做时,需要政府适当加大投入,但从长期看、全局看,随着垃圾资源化和源关减量化,减少垃圾的清运费、处理费、延长后端后厂的使用的时间,这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垃圾分类成功,除产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外,也会产业经济效益。习说“生态文明建设,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其一,尽可能不产生垃圾 前面也论述了,垃圾的首要属性是污染物,当然是产生的越少越好。因为一切产品的“最终归宿”就是垃圾,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尽可能的少。

  其二,重复使用 即生产出的产品或商品,尽可能延长其“寿命”,以减少变成垃圾的时限。

  其三,回收利用 产生了垃圾后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这中间还包括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或厌氧消化处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尽可能”的含义就是以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许可为前提,具体地说要考虑市场需求与成本。

  我国生活垃圾管理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与发达国家的垃圾管理战略是一致的。最好还是不要产生,重复使用、资源化利用、终端处理。

  1、重新认识垃圾分类。重新认识和厘清垃圾分类的特性、本质和规律,按规垃圾分类规律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2、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家应该改变现在将源头分类和后端处理完全割裂开来的局面,特别是“重后端、轻前端”的思想,后端投入巨大,而前段投入很少的状态。应该把垃圾处理的重心前移,移到垃圾产生的地方,移到居民家里,甚至是产品设计生产环节,实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3、制度设计。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政府应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和顶层设计的高度,统筹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收益,重新进行制度设计,通过垃圾分类才得到“正”的收益,这里主要指的是经济收益,以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才能可持续地进行下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